托盘市场的变化是怎样发展的呢1. 从采购到租赁 物流现代化和工业化发展,促使效率和成本进行大革命,托盘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和普及,由于使用量逐渐增大,以及托盘本身易损耗的特点,企业为了现金流和财务的需求,从原先采购转为租赁方式。 2. 甲方的变化 采购模式:甲方生产制造企业一般都会有采购部门专项负责,决定合作的主要因素就是价格。 租赁模式:甲方生产制造企业往往就出现了职责不清,租托盘到底归哪个部门管?目前接触到的实际情况是有的生产制造企业是采购部门管理,有的生产制造企业是物流部门管理,但是往往是企业的物流部门和采购部门都相互踢皮球,出现了管理真空和决策难的地步,大多数企业会将托盘租赁交给三方物流,通过外包给三方物流来实现仓运配的统一管理和协调,在这个时候三方物流企业考虑到现金流和成本压力会选择租赁托盘,那么这个时候托盘租赁的甲方就由生产企业自身转变成立三方物流企业。 3. 内循环到外循环 内循环:托盘租赁的内循环场景,是目前比较常见的方式,生产制造企业基于自身是供应链的链主,通过稳定的上下游关系和网点,租赁托盘,实现带托运输,一托到底的托盘循环闭环。这种方式托盘的循环都是基于生产制造企业供应链的上下游的环节,回收和再使用都不难,而且成本相对节省。这种方式有点类似供应链金融的传统的“1+N”模式。美国集保和招商路凯等托盘租赁的头部企业,目前都是采用这种方式为大客户提供服务,然而这种内循环的方式往往只适合于供应链的链主企业,对于国内很多的中小型企业不太适用,因为中小型企业对于供应链上下游没有绝对管控,并不是核心,中间需要经过环节多以及网点复杂,托盘循环下去,去哪里了都不知道,从而不能够有效实现托盘的管理和回收,丢失和损坏情况非常严重。
文章分类:
新闻资讯
|
津公网安备 12011502000634号